學制與學位:學制四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專業發展沿革:為适應國家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的要求,依托内蒙古自治區風光電新能源和稀土資源優勢,伟德w88平台(稀土工程技術學院)2023年設立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2023年獨立招生。
專業依托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建設,1997年本學科擁有材料加工工程碩士授予權,2008年“材料加工工程”學科被評為自治區重點學科,該學科在2010年擁有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018年擁有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的培養方案中,主要設置了氫與燃料電池、動力電池、光伏和儲能等專業方向,多學科交叉,涵蓋金屬、無機非、納米、半導體材料等領域。
師資隊伍:本專業師資力量雄厚,目前具有22位專任教師和8位外聘教師,其中95%具有博士學位。專任教師中,高級職稱14名,中級職稱8。1人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人獲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支持,2人評為内蒙古自治區“突出貢獻”專家,3人獲内蒙古自治區“草原英才”稱号。45歲以下青年專任教師占86%,博士畢業于985和211高校的專任教師占比52%。專任教師研究方向緊密圍繞本專業的四大研究方向。未來計劃每年引進2-3名博士專任教師。
教學條件及質量工程:主要依托伟德w88平台(稀土工程技術學院)的公共實驗平台(伟德w88平台實驗中心)和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實驗室。擁有“白雲鄂博礦多金屬資源綜合利用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輕稀土綠色提取與高效利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内蒙古自治區鐵電新能源材料與器件重點實驗室”、“内蒙古自治區先進陶瓷與器件重點實驗室”、“内蒙古自治區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技術中心”等11個省部級以上科學研究平台。擁有材料制備、加工、性能評價實驗室共計20餘個。擁有掃描電鏡、綜合熱分析儀、燃料電池測試系統、電化學工作站、化學吸附儀、陶瓷切割機、高分辨顯微共焦拉曼光譜儀、原位紅外光譜儀、PLD薄膜沉積儀、超高溫綜合熱分析系統等大型設備,為本專業的建設與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條件。
培養目标:适應新産業變革和新技術革命對未來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人才的需求,立足内蒙古,面向全國,培養掌握材料科學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能夠在新能源材料與器件領域從事材料與器件研發、技術與産品開發、工藝與設備選型、生産及技術管理等方向的工作,擁有較強創新意識、創業精神、國際化視野,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工程應用型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畢業生經過5年左右的工作實踐,能夠具備以下能力:
1. 創新實踐能力:具備一定的工程創新能力和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能在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及其相關領域成功地開展工作,成長為工程師、專業技術骨幹或管理骨幹;
2. 工程職業素養:分析和解決新能源材料與器件的工程實踐問題,理解、預測新能源材料和産品等工程活動對環境、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影響,提出解決方案并實施;
3. 合作和溝通能力:适應獨立和團隊工作環境,能夠與專業客戶、公衆和國内外同行進行有效溝通;
4. 終身學習能力:擁有自主獲取知識、終身學習和自我完善的能力,能過通過繼續教育或工程實踐不斷拓展自己的知識和能力,适應職業發展,并表現出領導能力和社會擔當;
5. 人文社會科學素養: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職業道德,具有社會服務意識和承擔社會責任的能力。
畢業要求:
1. 工程知識:掌握本專業領域的數學、物理、化學、工程基礎和專業知識,能夠運用這些知識來學習和分析新能源材料組織、性能和新能源器件及彼此之間的關系。
2. 問題分析:了解新能源領域的國際前沿發展動态,能夠應用數學、自然科學和工程科學的基本原理,識别、表達、并通過文獻研究分析,從專業角度理解相應的複雜工程問題。
3. 設計/開發解決方案:能夠設計針對複雜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工程問題的解決方案,設計滿足特定需求的能源系統、單元(部件)或能源材料及器件的工藝流程,能夠在設計環節中體現創新意識,并綜合考慮社會、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環境等因素并進行可行性分析。
4. 研究:圍繞新能源材料與器件設計、制備、器件組裝與性能測試等方面的問題,制定合理、有效的解決方案,實施方案并學會方案的調整、優化,數據的分析、處理與總結,體現出創新意識、運用科學原理、科學方法解決專業問題的能力。
5. 使用現代工具:掌握新能源材料與器件的開發、制備和性能測試的先進實驗設備,包括實驗設備的選擇、使用和結果分析。能夠利用網絡資源了解本專業的國際國内發展動态,查閱相關的學習資源。
6. 工程與社會:能夠基于新能源材料與器件相關背景知識進行合理分析,評價專業工程實踐和複雜工程問題解決方案對社會、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響,并理解應承擔的責任。
7. 環境和可持續發展:能夠運用污染治理與資源綜合利用相關理論知識,理解和評價針對新能源材料與器件相關的材料制備、加工等工程實踐對環境、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影響。
8. 職業規範:具有人文社會科學素養、社會責任感,能夠在新能源材料與器件相關領域工程實踐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職業道德和規範,履行責任。
9. 個人和團隊:能夠在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及其交叉學科背景下的實踐活動、創新創業、素質競賽等團隊中獨立承擔、協同完成以及策劃組織項目。
10. 溝通:能夠就本專業領域複雜工程問題與業界同行及社會公衆進行有效溝通和交流,包括撰寫研究報告、工作報告、編制設計說明書并準确表述等,并具有 較強的人際交往能力、一定的國際化視野和跨文化溝通、交流與合作能力。
11. 項目管理:能圍繞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領域相關的某一個問題,以綜合性實驗、課題或項目的形式組織團隊開展研究,作為負責人或參與人對項目的開題、實施、進展與結題進行管理,掌握項目管理方面的知識與經濟分析能力,顯示出一定的創業思想或潛在能力。
12. 終身學習:對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領域更深層次的知識和實踐技能,具有自主學習和終身教育的意識,表現出較強的獲取新知識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主要課程: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大學物理、大學英語、電工學、電子學、工程制圖與CAD基礎、機械設計原理、無機化學、物理化學、材料科學基礎、新能源材料科學與技術、電化學原理、材料與器件現代分析測試方法、固體物理、冶金物理化學、結構化學、材料工程基礎等;
主要實踐環節:認識實習、生産實習、畢業實習、新能源材料基礎實驗、工程制圖與CAD基礎B、新能源器件綜合實驗、新能源器件設計、創新實踐環節、畢業設計(論文)等。
畢業生情況:本專業目前暫無畢業生。